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自费出书立碑 弘扬爱国情怀
醉心清史一甲子 退而不休献余热
本报记者 张玉 赵会 实习生 任思圻
周远廉研究清史已63年,出版了16部专著,写下了90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资料图片)
周远廉自费立四座“清朝名人”碑,希望更多的人不忘历史,传承和发扬先人炙热的爱国精神。(资料图片)

东汉张衡在《应闲》篇中指出:“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近代史学巨擘钱穆曾谈到:“要之我国家民族之复兴,必将有待于吾国人对我先民国史略有知”。已是耄耋之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周远廉对这两句话深以为然,并将之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他一心扑在清史研究中,苦心钻研63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声名远播。同时,他还自费数十万元出书、立“清朝名人”碑,只为让更多人不忘历史,珍惜当下,更好地开拓未来。

自费立碑 弘扬爱国精神

连日来,在彭山区保胜乡胜利村4组四座簇新的“清朝名人”碑,吸引了不少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前往参观。这四座“清朝名人”碑,便是周远廉所立。

2017年底到2018年4月初,周远廉将自己几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了“不忘历史、不忘祖先《清代名人简录》”碑文,碑文概括了清朝前期两百多年的历史,共3400字,主要囊括了:奠定中国近代版图的功臣;打败外国侵略军、收复失地、保卫国家领土的英雄;刚正不阿、为民谋利、廉洁奉公的清官;文豪、大师、书画名家。

此后,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周远廉自费立“清朝名人”碑,并得到侄儿杨宗维的大力支持。今年1月,周远廉自费15万元的“清朝名人”碑开建,于4月底竣工,修碑期间,当地很多村民自发前往帮忙,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沉迷清史

一心钻研不言苦

周远廉本是四川省资中县人,1951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后,与来自彭山的姑娘杨学琛相识相恋,成为眉山女婿。大学毕业后,周远廉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院)。

工作中的周远廉十分重视“打基础”。他十年如一日,勤读基本文献,并通读《明史》《清实录》等书,查阅了许多明清文集、笔记、方志和清代档案,搜集了大量史料。1977年起,他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对满学、清史的研究和著述,研究领域广阔,内容涉及清朝开国史、军事史等方面。

辛勤耕耘60多年,周远廉收获颇丰。截至目前,他已著作并出版《乾隆皇帝大传》《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等16部共900万字的清史学术著作、4部160万字清史小说。其中,《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乾隆皇帝大传》等书分别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等多个奖项。《清太祖传》《乾隆皇帝大传》等书相继由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再版。

为爱迁居

退而不休洒余热

退休后,周远廉夫妇长居北京,直到妻子杨学琛病重思乡情切,周远廉决定陪妻定居彭山。遗憾的是,没等回乡,妻子便撒手人寰。为了一偿妻子的遗愿,2010年,周远廉卖掉北京的房子,带着爱人的骨灰回到彭山安家。

在彭山,周远廉常到爱人生前向他描述过的地方走走看看。一次,他前往位于彭山区保胜乡岳钟琪父亲岳升龙的墓地,却看到了满目荒凉,于是决定写书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为统一西藏、青海立下大功的宁远大将军岳钟琪。之后,他一口气为岳钟琪写了《宁远大将军岳钟琪》《金川风云》等书,并自费出版,引起巨大的反响。同时,写作出版了《清朝兴亡史》等五册。

此外,周远廉以满满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躬耕于自己的第二故乡——彭山区。除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外,他以爱人杨学琛的名义,为彭山区保胜中小学无偿捐献爱心款12万元;为四川大学无偿捐赠了《中国通史》《康熙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等近200册图书;积极为彭山改革发展出谋划策、发挥余热,除提供智力支持外,以自己的学术影响和学术鉴别力,积极支持指导当地在古迹遗存方面的发掘和保护工作。

对于今后的打算,周远廉表示,身处新时代,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定好好生活,珍惜光阴,力争在百岁之前完成自己最后一部著作。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