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走转改”让新闻更有生命
本报记者 古良驹 文/图
眉山日报社采访组深入藏区进行采访。
市广播电视台记者走基层。
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采访残疾人竹编从业者。
记者在车间生产线关注原浆纸生产。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市各新闻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续践行“走转改”,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策划选题,让笔下新闻、镜中图像更具魅力,不仅让观众、读者更加满意,也更加吸引广泛的全国性关注。

  截至目前,省级以上媒体关注眉山,正面报道50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卫视5家核心媒体上稿近700篇,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成效在全川稳居第一方阵。

2011年,根据中央、省、市统一部署和市委宣传部的安排,我市各新闻单位启动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跃然纸上,一则则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报道闪烁荧屏。

“走转改”

让眉山新闻焕然一新

  从“走转改”启动到现在,在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下,我市各新闻单位一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编辑、记者深入两区四县园区、企业、村社、农户,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通过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采访报道,服务全市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全市“五个先行”“两个率先”营造良好氛围。

  来自不同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们,拿起采访工具,响应时代召唤,怀揣群众诉求,一头扎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村组社区……在“走转改”中,眉山新闻从“面子”到“里子”,都焕然一新——

  脱贫攻坚的一线战场,新闻工作者聚焦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记录每一次攻坚克难的脚步;重大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新闻工作者趟着泥水采访工程形象进度;民生工程的推进现场,新闻工作者用最细腻的笔触,捕捉群众每一次满意的笑脸;创业青年的果园里,新闻工作者的镜头对准刚刚采摘的鲜果和创业者们的辛勤劳作……

  用读者、观众的话来讲,新闻更好看了,新闻主题和自己的生活、发展更贴近了。眉山新闻和读者、受众的内心铿锵律动,紧密相连。“走转改”

让新闻更有思想、更有温度、更有品质  在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下,2016年,眉山日报、眉山电视台在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整改,为新闻重获思想、温度与品质,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016年,眉山日报社在“走转改”中,继续坚持领导带头,领导班子所有成员组成“走转改”领导小组,每一名成员都到各区县最边远的村联系点进行蹲点调研,将笔头、镜头对准基层一线的优秀党员、干部、群众,宣传他们的奉献精神,发现社会闪光点。一个个精心策划的“走基层”主题策划掷地有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边远乡村行”、“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天——本报记者走近6名村党支部书记”……一个个精心设置的栏目成为版面“焦点”:“一线见闻”(消息或通讯)、“一线调研”(调研报告)、“一线聚焦”(新闻组照)……

  这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让读者们拍手叫好,也让“走转改”在报社形成上下自觉行动,从2011年到2016年,记者从每月2篇的基层稿件逐渐增加到每月5篇。2016年初,报社又建立记者联系区县制度,每半年从采访中心下派一批记者到区县,每月独立采写见报该区县“走转改”稿件10篇以上。以稿件质量为标准的稿件评分向“走转改”倾斜,一些记者因“走转改”稿件较多,当仁不让成为“明星记者”,经过竞争上岗成为报社中层干部……

  2016年,眉山市广播电视台便制定更加详细的“走转改”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要求和任务,每天对新闻稿件的“文风”进行专项评分,每周召开“走转改”专题策划会,每月对“走转改”稿件进行评析,定期邀请省内广播电视专家对“走转改”稿件进行总结点评,奖优罚劣。同时,台领导以身作则,率领记者一起到基层蹲点,共同采访,挖掘典型,在采访中始终坚持镜头向下,深入基层接地气,切实做到“走转改”。

  为促使记者编辑常走常新,眉山电视台根据市委、市政府阶段性工作,在不同的时间段开设了《记者走基层》《新春走基层》《走基层 看增长》《行进眉山 精彩故事》等“走转改”专栏。截至10月底,共采访制作了《东坡区三苏乡:突出产业特色 瞄准“靶心”精准脱贫》、《元山村:发展电商 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径》等近千条新闻作品,不断创新表现手法,让这些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经常走在一线、采访在一线,我们清楚地明白,走转改的效果好不好,是读者说了算,是老百姓说了算。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走转改也永远在路上。”在新闻采访现场,一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发言摘要

昨(7)日,我市举行庆祝第十七个记者节座谈会,以记者讲亲历故事、说内心感受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7位来自我市各区县、部门、在眉新闻单位的记者和通讯员代表,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在采访报道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以及新闻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我市各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三“大”三“好”讲述眉山故事

我们始终坚持了三个“大”、做到了三个“好”,做到让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满意。

  一是坚持服务大局、做到新闻“立意和视觉”好。作为在眉山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媒体和媒体人,尤其是党报和党报人,要站在省委的高度,体现市委的意志,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客观反映眉山的发展新貌和群众的精神风貌。

  二是坚持胸怀大爱、做到新闻“感染和反响”好。仁寿老人金少林,自强不息、诚信还债,我们怀着一片真情,深入乡村采访,所采写的稿件获得四川新闻奖二等奖,目前正在申报中国新闻奖。

  三是坚持体现大真、做到新闻“质量效果”好。新闻记者要走下去,沉下去,深入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深入践行“走转改”,把趋势说透,把新闻做足,把观点喊响,把事件挖深,把故事讲好。

(四川日报 袁丽霞)

新闻从业者要有责任和担当意识

什么是走基层?在我看来,走基层是要求我们深入采访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挖掘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广大读者受到感染。

  仁寿县一村民接连生育两名缺陷婴儿,市委书记李静针对此事批示:层层机构层层推,层层正确不担责;公民、政府两不枉,家庭、社会苦果吞。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怎样敢于担当,真正负责地落实,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大讨论。

  事件背后隐藏着哪些社会问题?是否存在部门不作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在关键时刻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我把报道的主题重点立足于对再生育风险的社会思考,提出了“传统观念与制度架构的碰撞——生育权的背后更要强调责任至上”这一观点,真实记录再生育缺陷婴儿的家庭困境,使报道不仅具备可读性,更引发整个社会的深切关注。

  稿件《母爱诠释 为何如此沉重》在《眉山日报》头版头条与读者见面。这是我从业以来最具有挑战意味的一次采写过程,倘若我当时图省事草草交差,稿件将失去最基本的客观性。我认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加强学习、不断思考、敢于追问,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眉山日报 王允浩)

不做记者,我还能做什么?

随着传媒形势的不断发展,电视媒体面对的危机,我们经常聚在一起会讨论一个问题,不做记者,我还能做什么?答案往往是,什么都做不了。今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突然明白,这个问题,我有了另外一个答案。

  年初,我们栏目要拍摄某一个案件的模拟现场,案件发生夜晚的公路上,为了还原案件,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场景,我在路上拍镜头,突然,我被背后飞驰过来的汽车撞倒,卷入车底。除了脸上缝了36针,脾脏、颅内出血,腰椎横突三截骨折,颈椎错位,手上还有骨折。

  住院期间,我的病房里来了很多人看望我。当我打开手机,看到微信几百条的信息询问我的情况,看到朋友圈朋友们鼓励我的帖子在刷屏,特别是,通过微博微信和其他网络平台,很多观众也留言鼓励我安慰我,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些人是谁,我真的觉得非常温暖,我一点都不孤独。

  记者这个职业给了我太多的人生体验和温暖。如果现在再问我,不做记者,我还能做什么?我的答案是,我什么都能做,我也什么都能学会,只是,我更愿意做记者。

(眉山广播电视台 邱隆隆)

铁肩当道义 妙笔著文章

我们是记者。记者要做的事情,是用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心态,客观真实地写出一篇报道。密切党群血肉联系,紧贴群众渴求,群众所需,是新闻的灵魂,走好群众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

  用心见证,用情记录。我们的记者,冬日凌晨改写着白天要刊发的稿件;在烈日炙烤下,记录电力工人抬着电杆;他们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记录今年市委、市政府扶贫路上的艰辛和骄傲;拍下环卫工人一天的生活,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不易,尊重他们的劳动;总是走在第一线,与果农们分享丰收的喜悦……我们把镜头对准人民群众,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火热的生产一线,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新闻工作者肩头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笔下是公平正义。

(四川新闻网眉山频道 刘清华)

与眉山一起成长,真好!

从岷江旧河床数公里淤泥荷塘,变成风光旖旎的东坡湖;从只有眉州老县志上、苏东坡《眉州远景楼记》才可以看到的远景楼,变成实体呈现在我们面前;从成都到眉山靠单一的原省道103线公路,到“四箭齐发”;从“出门看天,进门看脸”的政务环境,到党务政务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从眉山GDP最初只有不到百亿,到现在跨入千亿俱乐部……作为一名记者,我见证了一个嗷嗷待哺的眉山成长为一个充满朝气的英俊少年。

  去年,我进入国际在线四川频道。我们先后成立“走转改”采访组,以“国际在线走进重点项目”为题,连续报道了眉山工业“十三五”的蓝图,解密人们感兴趣的机器人;我们深入基层,采访近一个月,以“三严三实沐蜀地 春风化雨浸民心”为题,连续推出十篇系列报道,把“高大上”的政治术语用最朴实的语言,通过故事呈现给老百姓。

(国际在线四川频道地方新闻中心 廖兴友)

感谢“记者”这份光荣的职业

我从事新闻工作接近30年了。虽然不是“正规军”,但当成百上千的群众,见面就喊“刘记者”的时候,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光荣。

  近年来,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我申请了QQ、腾讯大V微信、手机微信等,建立了彭山通讯员QQ群、微信彭山正能量群等,用现代化的媒体服务彭山,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传递彭山正能量。我通过宣传报道,先后帮助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20余个。

  所有的成绩和荣誉,都是通过记者这份职业挣来的,所以,我要感谢记者这份光荣的职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肩负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恪守职业道德,敬业奉献,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无愧于时代的好记者。 

(彭山 刘树军)

在新闻宣传工作的路上坚定走下去

作为一名采编人员,体会很深的就是时间仿佛永远不够用,永远都有打不完的仗。

  工作很累、很苦,但也很快乐。每次参与县上重大的项目、会节活动的宣传后,看到、听到干部群众对报纸的关注,心里总有那么一些成就感;能够一次次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生病、困难的群众发起呼吁,看到爱心一点点的汇聚,就觉得自己的努力也是有价值的;顶着三十六七度的高温,拍摄劳动者最美的一面,感受他们积极乐观的态度,那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总之,工作的过程中总会记录下许多感动的瞬间,这也是我工作的动力之一。

  在我看来,既然选择了,就要认真去做。

  (青神县新闻中心 吴红莉)

(本报记者 蒋萍 收集整理)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