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第一书记”卖梨记
本报记者 古良驹 文/图
彭勇(左)和果王一起大力宣传万利村的梨子。
评选“果王”。
电商公司前来采购。
前来采摘梨子的游客络绎不绝。

“短短两个半小时,就销售了1676件,共计8380斤梨子,预计再过1个小时将突破1万斤的销量。”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在眉山某电子商务公司,东坡区万胜镇万利村“第一书记”彭勇和该公司负责人紧紧盯着电脑屏幕激动不已。原来,公司正在淘宝旗舰店上进行万利村梨子专项扶贫销售活动。面对火爆的销售量,该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说:“没想到万利村的梨子这么受欢迎!”

在今年梨子普遍丰收,大量上市,积压严重,销售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万利村的梨子搭上“互联网+”快车,实现了丰产又丰收。这背后,离不开彭勇的卖力“吆喝”。

难题:信息不畅梨难卖

万利村是水果种植大村,水果种植面积达2200亩。长期以来,由于信息闭塞、销售渠道不畅,当地的水果卖不上价钱。彭勇上任之初,在组织村民参加种植技术培训,并向贫困农户发放肥料,积极实现当地水果品质升级、产量升级的同时,将扶贫重点放在了销售上面。

今年年初,许多果农在期待丰收的同时,对梨难卖充满了担忧。

以前,果农们卖梨通常是坐等商贩上门,商贩往往把价格压得很低,果农忙活了一年,果子卖不上好价钱;或者通过中介卖梨,中介收取信息费,这笔费用对果农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

信息不畅,导致了销售渠道不广,梨子卖不上价钱,甚至未能及时卖掉烂在树上。

破题:电商销售转模式

彭勇认为,“互联网+”的销售思路是根本,扩大宣传是努力方向,卖梨的同时推广乡村旅游是亮点。然而,问题来了——大部分村民年纪较大且几乎不接触互联网,他们对“电商”这个词不懂、不解,更不会做。

针对这样的情况,彭勇改良了电商合作模式。以前,电商只负责宣传,果农自己利用互联网卖水果,这需要果农学习相关“做电商”的知识,这样的话,对大部分的村民来说很有难度。而采用另一种合作模式,电商不仅负责宣传,还负责物流、售卖,就大大方便了果农。

不仅如此,彭勇还引入“3月卖梨花,7月卖梨子”的理念,通过举行“千亩梨花采风”和“千亩梨园采摘季”活动,大力宣传、提高万利村梨子的知名度。

满分:订单纷至助脱贫

7月22日上午,尽管天下着大雨,万利村千亩梨园景区内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许多村民背上背篼,拿上水果刀往梨树林里赶,原来,这是我市一电子商务公司到该村收购梨子。

“梨子的口感不错,细腻化渣,一定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今天,我先采购6500公斤,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如果销量好,会再次到村里大量采购。”该公司负责人说,“希望我们和万利村友好合作,接下来我们准备采取订单农业模式,与万利村签订10万公斤的水果购销协议,确保村民种出来的水果卖得掉、价钱高,切实增收致富。”话毕,马上支付了定金。

随后几天,不少外地水果商从网上看到万利村梨子丰收的消息,纷纷慕名而来。远在700公里外重庆城口县的王老板从网上看到新闻后,两次到万利村收购梨子。他一再表示知道消息太迟了,明年一定早点来。

万利村2组村民岳浩远家种植了200株梨树,有丰水、黄金、圆黄3个品种,今年他家梨获得大丰收,产量近10000公斤。

“今年的梨不愁卖,首先要感谢彭书记。”岳浩远说,通过电商渠道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他家的梨子顺利销售完了。

“真没想到,只要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不用出村,就能把家里的千余斤梨卖到全国各地。”60多岁的村民吴再全说,“以前‘灾年愁减产,丰年愁销售’,现在有了电商,我们就只管种好梨,提高质量,再不用担心卖不掉了。”

“我希望借助电商平台,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打造万利村品牌,让万利村的水果走向全国,产生更大的效益。”成功卖梨的彭勇说起未来打算时表示。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