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石顶村:引得活水来 脱贫有盼头
本报记者 殷勇 周华 文/图
村支书姚国文查看新建的提灌站里的机器。

“今年村里修好了提灌站,灌溉不用发愁了。”6月21日,仁寿县龙正镇石顶村村支书姚国文高兴地说。石顶村地处龙泉山脉尾部丘陵山区,海拔较高,长期以来,由于缺水问题,该村农田灌溉和百姓生活用水难以保障,村民生活贫困。

因水致贫,如何破解?

【困境】缺水,让这个村成为贫困村

石顶村村民们的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修建的水池。村民修水池的方式很原始——就是在自己家的庄稼地旁挖一个土坑。但如果要修建一个“不渗漏”的水池,成本至少要2000元,一般农户很难承担。“不仅费用不低,还不好用。”在石顶村村口不远的山坡上,记者看到不少已经废弃的水池。据介绍,夏季一旦遇上下暴雨,这些水池不但不能储水,反而会严重淤塞。此外,由于冬季疏于管理,到了开春,所有的水池都会不同程度损坏。

村里还有一个提灌站,是上世纪70年代留下的。因年久失修,水位低,已经废弃没用了。每年雨季未到之时,村里人不得不背起塑料桶,从很远的古井取水做饭。生活用水已如此困难,生产用水更无法得到保障。“村民几乎年年都不能按时插秧,只有靠天吃饭。”

缺水,生产落后,村民收入上不去,石顶村渐渐成了贫困村。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969元,比仁寿县人均纯收入低4993元。截至目前,全村尚有贫困人口37户106人,

【出路】政府补贴建提灌站,解决1200亩庄稼生产用水

2015年8月25日,石顶村来了“第一书记”,村民用水难的问题出现了转机。

“第一书记”冷劲涛得知村里“因水致贫”的情况后,和村两委干部经过研究,决定改善石顶村的用水问题。

由于石顶村山高地偏,村民居住分散,若采取全域安全饮水工程来解决,耗资巨大,不易实施。“通过多次请教水务局专家,我们提出‘联户打井’的方法来解决村里饮用水问题。”冷劲涛说,他们拟打造3口四十立方米容积的无口水井,在地势高处修建4个蓄水池,通过提灌将水井的水送到蓄水池,再依靠水压差将水送至每户村民家中。

但问题随之出现:钱从哪儿来?经过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村民意见,获得村民同意后,冷劲涛和村两委干部便马不停蹄地奔走相关部门,终于向市、县农业局争取到20万资金用于对村级75KW提灌站进行重建,向仁寿县水务局争取到30万资金,用于打井和铺设管道。

如今,村里的提灌站已经建设完毕,村里的饮用水井建设和管道铺设也已经基本完工。“这些工程建设完毕后,不仅可以解决全村人的饮水难问题,还可以解决全村1200亩庄稼的生产用水。”冷劲涛说。

【展望】水利助推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水利修好后,我们将对前期梳理确定的贫困群众制定出‘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精准扶贫方法,发挥山地、林地的万亩优势,适度发展集约经营,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有条件地发展种养殖合作社,激发产业合力,促进村民脱贫致富。”冷劲涛说。

听到村里修建水利的消息,连外出务工的农户也赶回了老家。“修好了水利,在家里种点水果、养些鸡,比打工强。” 随着用水问题得到解决,石顶村村民被激发出想改变自身生活现状的信心和勇气,有了“脱贫之志”。据统计,目前该村35户贫困户中有26户有了想发展养殖的意愿。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