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第一书记”的新年扶贫清单
本报记者 陈燕利 文/图
徐萨萨(右)与村民话家常。
冷劲涛(右)与扶贫对象交谈,了解其养殖业进展情况。
彭波(左二)走访贫困户。

徐萨萨:

为曹河村村民修建文化活动点

仁寿县大化镇曹河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村里有57户贫困户、162名贫困人口,且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

2015年下半年,市教体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徐萨萨被选派到曹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我第一次到村,发现村里产业少、土地荒芜,留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一些村民对致富增收信心不足。我希望我的出现,能改变这样的情况。”2月18日,徐萨萨聊起了自己初到曹河村时的所见所想。

进村了解基本情况后,徐萨萨开始着手解决村子眼前的实际困难:积极争取发展资金103.33万元;夯实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蓄水池修建项目;为贫困村民量身定制脱贫规划……

“过完年,我的十几头猪就要出栏了。”2月18日,曹河村5组村民刘光辉高兴地说道。刘光辉是残疾人,以往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到任后,徐萨萨十分关心他的情况,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鼓励他发展生猪养殖,并积极帮他争取扶持资金。“等我的这些猪卖了钱,我还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刘光辉的脱贫意愿强烈、积极性高。在他看来,就是徐萨萨的鼓励,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勤劳致富”才是脱贫的出路。

“2016年,我还有很多重要工作。”徐萨萨列出了自己的工作清单:继续增建蓄水池,解决村民生产用水难问题;打通曹河村发展产业的瓶颈,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加大对村内小学的专项扶持力度,用教育托起曹河村的明天。“除此之外,还希望能修建一个文化活动点,让村民有一个集体活动的适当场所。”徐萨萨说道。

冷劲涛:

让石顶村村民实现安全用水

仁寿县龙正镇石顶村是全市经济薄弱村。2015年8月,市委维稳办应急处突科科长冷劲涛被派到石顶村挂职帮扶,承担“第一书记”的职责。

“来到这里,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给村民办点实在事。”冷劲涛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了解熟悉村里的实际情况。

舒桂花劳动力缺乏,女儿瘫痪,宜政策兜底救助;邓少康干活卖力致富愿望强烈,可帮扶发展养殖业;每到春耕时,村里生产缺水和低电压问题突出……在冷劲涛的“民情日记”里,石顶村的症结逐渐凸显:基础设施差、技术滞后。

找准了症结,冷劲涛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多次讨论后,为石顶村开出“药方”: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鸡、猪等养殖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再有半个月,我的1.1万只鸡苗就要进棚了。”2月19日,精准扶贫户邓少康说,经过鼓励和帮助,自己现在从事土鸡养殖,最近又学习了养殖技术,如今对土鸡养殖充满信心。“有冷书记指引我们,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底气更足了。”对未来,邓少康满怀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冷劲涛通过多方奔走协调,争取到30万项目资金,用于该村打井和水管网改造,即将有效解决村民用水紧缺的难题。

“2016年,我会努力为全村村民解决用水难题,让村民不再骑摩托车去几里外的地方运水喝。”冷劲涛说,今年自己将紧紧围绕助农增收、脱贫致富这个核心,在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等方面努力。

彭波:

让尖山村村民一年更比一年好

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加之基础设施落后,青神县瑞峰镇尖山村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除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村民多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

2015年8月,市林业局派选该局主任科员彭波到尖山村任“第一书记”。彭波到村,最大的任务就是帮贫困户脱贫。“从9月份到现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遇上过难处,也干了不少事儿。总体上感觉很充实。”谈起到村后的点滴变化,彭波娓娓道来。

“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修路。”彭波说,要在尖山村打造万亩竹海基地,首先就得解决道路问题。2015年11月,在彭波的带领下,该村雷竹基地产业道路工程全面启动。2016年春节前夕,道路完成通车,尖山村村民在年前走上了崭新的水泥路。

提起这条路,村民李固春显得格外激动。他说:“没修路前,山上的东西运不下来,山下的东西也运不上去,遇到下雨天落脚都困难。现在路修好了,大家出行方便多了。”

“小农水、节水灌溉项目正在修建当中,这下不愁春耕没有水了。我想着今年能帮村上争取一个饮水工程,能解决村民生活饮用水保障问题。”采访中,说起2016年的工作,彭波滔滔不绝。“村里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为生,要脱贫就需要产业支撑,因此要加快完善竹基地建设;还要把危房改造这事尽量往前赶赶,这样村民就能早一天住上新房;再完善村文体活动中心建设……”

扶贫清单任务艰巨,彭波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既然来到这个村,就想尽自己所能让这里的情况好一点,让大伙的年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2015年8月底,我市选派了31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316个省、市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有力推动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

这些“第一书记”下村后都给村里办了哪些实事?新年伊始,在新的一年他们又有哪些打算?近日,记者走访了3位来自不同单位的“第一书记”,聆听了他们的新年愿景,了解了他们新一年的扶贫清单。

新年伊始,派驻到贫困村的“第一书记”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贫困村和贫困户如何脱贫、如何致富,这些都是第一书记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们认真履职尽责,以“助农脱贫”为核心任务,因地制宜规划了2016年的扶贫清单。虽然他们规划的具体事情不一样,但目标都一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虽然他们表达的情绪不一样,但感受都一样——责任重大,信心十足。

脚上多少泥,心中多少情。对于我市316名第一书记来说,新一年的扶贫清单只是这一年扶贫工作的开篇。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还需日日夜夜的磨炼以及数万村民的检验。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