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全域“产村相融” 构筑幸福美丽新丹棱
远眺丹棱梅湾村“产村相融”美丽图景。
每年3-5月,丹棱农民笑容满面采摘出售不知火。
不知火丰收。
“产村相融”的梅湾村。

本报记者 李泓莹 文/图

【核心提示】

走进丹棱乡村,放眼望去,一栋栋新房在花田碧树间矗立,一张张笑脸在果园中忙碌,一辆辆轿车在洁净的水泥路上穿梭,一条条整洁的大道把景点连接,一派浓浓的“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气象。

近年来,丹棱县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根本途径,以增强农村活力为动力,以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载体,不断探索全域推进产村相融,抓产业带新村、建新村促产业的道路,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产村相融 绘就业兴家富新图景

“今年,我的不知火每公斤14元,不讲价,不择果。”双桥镇龙埂村果农黄国全表示,他家的“不知火”连续2年收入超过20万元。

种水果也有“大奔头”,黄国全认为这得益于品牌效益。他说,以前丹棱有水果没有牌子,再好的果子也卖不上价,现在不仅有了“丹棱”这个大牌子,各个品种还分别有了自己的小品牌。

连续3年以来,丹棱县都组团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农产品推广,“丹棱不知火”地域品牌享誉全国。土特产成名品牌,“不知火”变“软黄金”,丹棱县水果销售实现了由卖难到买难、由论斤到论个、由集市到超市、由线下到网上销售的“四大转变”;面积、价格、收入实现三个翻番,仅此一项,果农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773元,增速13.2%,位列全省70个盆地丘陵类区县第二位。

“有了产业,我们不仅要做大,更要做精、做强。”据丹棱县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引导以“不知火”优质桔橙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向园区集中、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特色园区,凸显聚集优势。

近年来,丹棱推行“一业一园”、“小业主、大园区”模式,全域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水果为主的“果桑茶林”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丹棱县“果桑茶林”四大特色产业35万亩,占农田面积的85%。其中,“不知火”优质桔橙产业达10万亩,产值达10亿元。

同时,该县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传统农民向“有能力、有资金、有规模、有市场”的“四有”现代农民转变。目前,丹棱县已注册家庭农场142家。

美丽入画 织就幸福农民笑颜

“现在比以前安逸多了,房子好,环境好,文化活动丰富,产业发展得不错,旅游也非常红火……”谈起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梅湾村村民邱云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走进狮子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村在绿中隐,人在画中游”的生态美景,一排排充满地域及文化特色的“联排别墅”,房前屋后栽满了花草果蔬的农家小院,如清泉般蜿蜒的柏油路通向各家各户。该村发展葡萄产业,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依山而建、顺山就势,实现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一致,农民过上比城里人还舒坦的生活。“在外打工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谈起村内的变化,狮子村1组村民王石久由衷地赞赏起来。

近几年,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高效精品农业。腰包更鼓了,日子更火了,笑容更甜了。

“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丹棱县新村建设依托发展契机,在“融”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中写文章,在“融”字中蓄势待发。“住”在新村,完善新村高标准基础设施,主道路四通,入户路似网,绿柳婆娑,让新村增色,点亮新村品位。“发”在产业,村民钱包鼓了起来,日子好了起来。“旅”在新村,强力抓好产村融合,吸引游客前来特色农家乐“采摘体验”,形成了新村产业相融互动、基础设施互补共用、生产生活功能复合的新格局,呈现出“产村相融,和谐发展”的美好局面。

科学的规划、合理的理念、高标准的建设使丹棱新村建设成绩“硕果累累”,梅湾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乡村”;狮子新村、龙埂新村成为特色旅游新村;群力综合体“微田园”建设是我市唯一被列为全省8个建设典型之一。

“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炊烟袅袅,乡愁依旧,游人如织。”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几易其稿的古村落改造设计规划正在付诸实施,村民熊成忠憧憬着幸福古村给他们带来更多希望,“我相信我们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